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代青花瓷是根据唐宋瓷器改良的,不管是民窖,还是官窖,最主要的产地是什么呢?大家肯定都听说过。”
又有人喊:“小伙子,你不会说是JDZ吧?”
罗宇洋笑道:“你说对了,就是JDZ!”
“JDZ当时的工艺水准可不比现在,工艺水准不是那么高超,首先……”
罗宇洋扬起瓷器底部指着说:“这封底啊,真品元青花瓷是直上直下的,而且并不规整,有坑洼,那是因为烧制时用的底座就不平。”
“……大家看这个封底,是不是还有个孤度?然后又是完全平整的,工艺水平那可是高多了。”
胡大居一听,这家伙是要给大家普及知识啊,心中冷笑,你说的那些别人得爱听才行。
罗宇洋又弯腰捡起了一片。
“再来看这瓷体工艺,元青花瓷的民窖产品工艺很粗糙,胎厚,釉薄,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,那就是表面上的釉也不平整,一看上去就有颗粒感,光泽度也低。”
“大家来看这表面,哎,很光滑,很平整,这说明胎体比较薄,上的釉多。”
但让胡大居没想到的是,围观群众堵车堵得太无聊了。
罗宇洋讲解得又吐字清晰,逻辑明了,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儿。
蔡欣怡也有点吃惊了,没想到罗宇洋平时话不是很多,但一说起来还挺来劲的。
如果忽略掉罗宇洋的年龄,那腔调、那架势,还有讲话的节奏,就比大学里的一般讲师还看起来都生动。
此时,罗宇洋又将瓷片翻了过来。
“这一块瓷片很大,如果是真的元青花瓷民窖制品,那必定有接缝,大家一定会问,瓷器上为什么会有接缝。”
“答案,其实很简单,元代时瓷器工艺不高超,较落后,如果想烧制弧形的东西怎么办?”
“只能用拼接的方法,一段一段的接上去,然后外面打磨平整,再上釉,里面呢,就不管了,当然会留下接缝。”
“大家来看看,这一块有没有接缝?”
有围观群众当真凑过来仔细看了:“没有!真的没有!”
有人又说:“小伙子,你的意思是说,这大叔的什么青花瓷是假的喽?”
罗宇洋还没有答话,胡大居先不干了,他眯着眼睛,面色狰狞。
胡大居大声嚷嚷:“你别在这里胡说八道,我这元青花笔筒是祖上传下来的,好几百年了……你说假的就假的?”
“你刚才说的那些,都是满口胡扯,你又不是专家,也没有证据,谁信你啊!”
虽然罗宇洋刚才口灿莲花,说的头头是道,但确实证明不了什么。
胡大居只要咬定了这就是真品,怎么都拿他没办法。
蔡欣怡叹了口气,觉得罗宇洋的想法太天真了。
不是说你能讲出道理,别人就会听的。
蔡欣怡上前一步,低声说:“罗宇洋,你别跟他说了,没用的……”
罗宇洋微微一笑,他当然知道胡大居的依仗。
“碰瓷儿”这种事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,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是有优势的。
先不说毁坏的东西是真是假,那东西确实是摔了,那总假不了。
东西是我的,我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,只要抱着这个理儿,那无论是谁,说出大天来都不行。
罗宇洋怕吗?他当然不怕,他就不怕这种刺头儿。
胡大居一看罗宇洋,那脸上的表情似乎丝毫无惧,这让他心里有些发毛。
难不成,这小子还有后手不成?
不可能啊,他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后手?
只见罗宇洋又将手中的大片碎瓷翻了过来,那一面是有图案的。
画的是两个人物,正一前一后,分别骑在马上奔腾。
罗宇洋淡淡地说:“这位大叔,我有一件事不明白。”
胡大居冷哼一声:“什么事?”
罗宇洋说:“这元代的瓷器上,为什么会画着清朝的人物?”
胡大居瞳孔一缩,慌了神:“什、什么?”
这次,连蔡欣怡都惊得瞪大了眼睛,连忙凑过来观看。
周围的群众也沸腾了起来,都抢着过来看那瓷片上的图案。
“我靠,还真是,两个人都是大辫子头,这不是清朝的人吗?”
“这也太假了吧!?这都能说是元代的东西?”
“哈哈,这也太特么搞笑了。”
第123章 真相大白,太好笑了(第3/3页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