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梁兵围阿台藏身的古勒城。
阿台的妻子与努尔哈赤是堂兄妹,努尔哈赤的爷爷觉昌安为避免孙女受到牵连,于是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入城劝说阿台投降。
不料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暗通明朝,趁乱喊道:“李太师有令,谁杀死阿台,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”。城中大乱,明军趁机攻城。努尔哈赤的祖、父死于战火。
有人说,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死于明军之手,所以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是为了以报父仇。
可事实并不是如此,无非是一个野心蓬勃之人,为了满足自己的野望而提出来的一个理由罢了。更别说,害死他祖父与父亲的人也并不是明军,而且王杲。
如果大明能够一直强盛下去,那么努尔哈赤始终只是一个小小的建州卫指挥使,永远都是李成梁坐下的一条狗,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与否不在于他自己,而在于大明本身。
“臣以为当厉兵秣马,发兵辽东剿灭王杲。”张居正脸色严肃。
此时的王杲不成气候,剿灭他易如反掌,就看朝廷愿不愿意花钱了。
张居正此时的想法是尽快将此人剿灭,避免出现之前担忧的那种情况。
万历说道:“剿灭一个小小的贼寇不成问题,可问题是,自我大明立国以来,辽东这块地方一直叛乱不断。
虽然朝廷对那里宣示了主权,但却没有一直彻底归顺,永乐年之时,明军兵峰之盛,北控外兴安岭,整个努尔干都司都在我大明的范围之内。
可是如今呢?只剩下一个辽东了,而且还一直无法解决上面的那些残敌,现在将这个王杲剿灭,谁知以后会不会再蹦出来一个其他人?”
其实辽东的问题并不是那些反反复复的残敌,而是如何将他们彻底收复。
大明朝廷在辽东几乎一直实施军管,朝廷的眼中那些关外野人和关内的汉人根本就是两个物种,在大明朝廷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,对那里原住民的同化,几乎处于停滞状态。
大明朝廷的民族政策,可谓彻头彻尾的失败。想要彻底解决那边的问题,就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彻底同化。
所以不能将那些女真人一昧的认为是异族,应该将其分化,再进行同化。
造反的女真人数量其实并不多,女真三部之中,一直动乱造反的也仅仅只是建州女真,至于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,基本上都比较安稳,也没闹出什么幺蛾子。
对于那些臣服的女真,可以采用怀柔的政策,将他们彻底同化,至于那些不服气的,先狠狠的挫败他们的锐气,再将其分化。
这个问题如果放在明末,几乎无解。经过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连番征战,三部女真最终会被凝聚在一起。
而如今,这三部女真各自为战,互相看不起,对于万历来说,正是一个最好的机会。
将其从山沟沟中迁出来,给他们盖房子,给他们分田地,培养他们的畜牧业,然后再用经济将他们拖住,再采用文化同化的方式,慢慢将其驯化。
当然,要将他们之中的贵族和平民分开。很多时候,闹事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。
对于平民来说,跟着贵族混和跟着大明混并没有什么区别,谁能让他们吃饱饭,他们就跟着谁混。
在这个民族意识并不强烈的年代,他们属于什么民族,全在统治者的一念之间。
或许是因为宋朝之祸,又或许是因为唐朝那失败的民族政策,使得大明对待草原和辽东,总是谨慎的过分,生怕重蹈覆辙。
然而,这时与那是有着本质区别。
随着气候不断变冷,草原发展至今,已经进入了衰落期,远远不及唐宋时的荣光。
如果大明能够更放开一些,或许有不同的效果。
“陛下的意思是,毕其功于一役吗?”张居正疑惑的问道。
万历摇摇头:“毕其功于一役,并没有什么作用,当年成化犁庭扫穴,如何厉害?可最终的结果呢?又保持了多少年?”
第一百零四章:辽东祸事(第3/3页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