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八章:士绅的嘴脸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  是今年,李太后和陈太后,给的都是龙纹银币。

  这龙纹银币大气,精美异常,当做压岁钱再合适不过。

  龙纹银币,就这么转了一圈,又回到了万历手中。

  钱的价值就是流通起来,一直窝在地窖或者仓库中,可不太好啊。

  倒是有一个方法,能把钱调动起来,但现在不是时候。

  今年新年对朝中的官员来说最为轻松,往年,就算是新年,他们也要上班工作,撑死只有两三天的假,而今年,万历大手一挥,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到上元佳节,每天都有半天假,上午放衙之后,不用再上班。

  虽说没有完整的节假日,但连续十五天都有半天假,却是一个非常让人开心的事。

  可刘一儒并没有多少开心,作为湖广巡抚的他,丝毫感受不到新年的快乐,郁闷就像是雪花一样,朝着他飞来。

  长江冲出西陵峡口,从宜昌至嘉鱼一段称作荆江。

  除了这一条从西南流来的荆江,还有一条从西北流来的汉江。

  两条江犹如穿越千山万壑的两条巨龙,进入楚地之后,便一下子把围追堵截的大山甩在身后,扑向坦荡荡的千里沃野,在重重稻浪与叠叠荷花之间,作大气磅礴的逍遥游。

  江陵城名字的由来,是因为“近州无高山,所有皆陵阜”,故名江陵”。

  从楚国开始,江陵一直都是湖广的大城,盛唐之时,就已成了长江中游最大的政治经济中心,与长安、洛阳、开封、益州、南京、扬州、苏州、杭州、大同等并列为十大商业都会。

  明代的嘉靖年间,规模虽然比盛唐时期要小一些,常住人口仍有十几万。

  这里商业发达,天长日久,城中的殷实富户就多了起来。有了钱就教育子女读书,读书人一多,城中风气自然就会优雅起来。所以,在世人眼中是“琵琶多似饭钵,措大多过鲫鱼”的衣冠薮泽锦绣文华之地。

  同样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使得江陵这里的讲学风气非常盛行。士绅地主数量众多,土地兼并严重。

  今天是上元佳节,是阖家团圆,喜气洋洋的日子,可对于刘一儒来说,却不是什么好日子。

  他来湖广最主要的目的是推行新政以及摊丁入亩,所以就把官署放在了江陵。

  前几天,没有什么事,本以为就这么过去,等过完年就开始推动新政和摊丁入亩,谁曾想,就在上元佳节上出了问题。

  江陵县成了刘一儒的官署,这后院会客厅中,坐满了江陵的文人士子,大儒文士。

  “优待士绅,这是我朝立国之初定下来的规矩,这乃是祖制。当年太祖高皇帝,之所以定立这个规矩,就是因为求学艰苦,同情读书人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中就有如此记载。”刘一儒下首位置,一个叫做储善辉的大儒开口说道。

  “先生所言极是,这是我朝定下的规矩!”刘一儒附和的说道。

  “但大人在来之前,所说的那个摊丁入亩,又是怎么回事?!”储善辉问道。

  在刘一儒来之前,朝廷的政令就已经到了江陵,说明了如今的政策,要实施摊丁入亩之策。

  这些士绅们在听说之后,瞬间坐不住了。

  摊丁入亩要是配合着新政来,那就是釜底抽薪,他们之所以敢闹,除了他们读书人的身份之外,就是百姓的支持。

  百姓之所以支持,就是因为将土地挂靠到他们名下,能够减税。

  如今,朝廷绕过他们,开始拉动百姓,直接对百姓进行减负,这就让他们在百姓面前的威望开始下跌。

  从根子上,将百姓拉到了朝廷面前。

  这样一来,百姓就不听他们的话了,那还怎么挟民威胁朝廷呢?!

  “这个摊丁入亩啊,是这么回事......”

  刘一儒详细的介绍着。

  他当然知道这些士绅都知道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,可他还是不厌其烦的详细解释。

  “也就是说,这项政令是一项善法,所谓能者多劳,就是如此......”

第九十八章:士绅的嘴脸(第3/3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