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子,交给了万历,同时说道:“回禀皇爷,奴婢装作普通商户,去了一趟开平卫,对那里的皇庄做了简单的了解,也对那里的铁窑之类的做了了解。”
万历翻着陈增的册子,说道:“接着说吧!”
“皇爷,开平卫的皇庄,上等水田,大约三千亩,沿着开平卫境内的沙河两岸分布,这些良田不受当地管辖,产出甚多。还有大约四千余亩的旱地,这些旱地产出甚少,耕种百姓大多维持个温饱,一年上交的籽粒不多。”陈增说道。
七千余亩多吗?看起来不少,可放在皇庄里的话,那就是九牛一毛。
弘治年间,北直隶皇庄有五,共计一万两千八百余顷,到了正德九年,皇庄增至三万七千五百余顷。
在明朝,一顷约合一百亩。
这七千亩地,也只是七十顷,根本算不上什么。
陈增接着说道:“除此之外,有炼铁窑头三十七座,其中能用的窑头有二十五座,石灰、煤等矿地十三处......”
开平卫是后世的唐山,是赫赫有名的钢铁产地,即便放在这个时代也是如此。
皇庄作为皇帝的财产,自然也会涉及这些赚钱的行业。
“皇爷,奴婢从开平卫回来后,调查了一下开平卫皇庄的收入款项,发现,去岁开平卫岁入粮食籽粒一千五百石,银五千余两,钱七千余贯。”
这个数字非常不正常。
根据《河间志》记载,明朝北方的水田,种植小麦的话,基本上亩产在一石左右,按照夏麦秋粟来算,一年到头,亩产合计两石左右。
三千亩水田,一年粮食收成应在六千石。
就算扣除损耗以及佃户的吃用,少说也能有三千石的粮食。
可现在,只有一千五百石,其余的哪去了?
更别说,还有四千亩的旱地。
旱地一年收不了多少粮食,就按一年一亩一石来算,那也有四千石的粮食,除过吃用之外,少说也能结余两千石粮食,现在,这些粮食哪去了?
还有二十五座铁窑,十三处石灰、煤矿,再把这些加上,一年到头,这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五千两白银,七千贯铜钱。
万历就算再怎么不懂,也知道这个数字不对劲。
“这数字不对劲吧,那么多的土地和窑头,一年就这点收成?钱呢?!”万历合上册子,看向陈增。
陈增回道:“皇爷,先前皇庄都由冯公公差人打理!”
“人啊,都有贪心,可不能贪心不足,吃的太多,容易撑死!”
万历重重的把册子摔在桌子上。
那些钱去了哪,不言而喻。
以冯保为首的那些宦官,吃的脑满肠肥。
这可是万历的钱,怎么吃进去,就得怎么吐出来,世上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。
史称万历爱财,现在的万历,打算将这一优点发扬光大。
“此事后面再说,是朕的钱,就是朕的钱,跑不了。那个水泥窑,你操办的如何了?”万历再次问道。
“皇爷,奴婢从宫中各处征调工匠一百四十余人,已经在开平卫着手修建窑头。”陈增回道。
万历满意的点了点头
第四十章:试探张居正(第2/3页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