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章:让海瑞去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  上什么。

  而且,万历可以肯定,张居正肯定会找过来,肯定会针对储善辉做出一系列的安排,现在静静的等待就好了。

  此时的万历正在书房当中练着字,没写几笔,田义就从外面走了进来,说张居正求见。

  “这个时候过来,应该是有事,让先生进来吧。”万历放下手中的毛笔,看向田义。

  没要多久,张居正在田义的带领下走进了书房,坐在了万历对面。

  “今天先生过来,可是有事吗?!”万历看着面前的张居正,问道。

  张居正将刘一儒的奏疏交给了田义,拿给了万历。

  万历接过一看,脸色一下子就黑了。

  虽然早已经有所预料,可此时看来,仍然愤怒。

  明末讲学之风盛行,尤其是万历年间。

  张居正看着万历的脸色,说道:“陛下,皇明祖训,禁止私办学校,禁止生员议政。这储善辉明知故犯,应该缉拿问罪。”

  “缉拿事小,如果引起更大的舆情呢?到时候,恐怕壮大声势的人可不少啊。”万历问道。

  张居正却毫不在乎,他语气坚定的说道:“陛下,岂能因噎废食?如果此时不能用强权压下去,恐怕以后这些人还会兴风作浪,到了那个时候,估计会闹得更凶。”

  “臣以为,当用严刑,捣毁天下书院,禁绝讲学之风,重塑督学之重。”张居正义正言辞,声音激烈。

  看着眼前的张居正,万历知道,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。

  历史上,张居正为了培养人才,向万历提议,应该整饬学校,振兴人才,重塑教育。

  朱元璋那会,文人当官的重要途径其实并不是科举,而是通过学校的方式,一层一层的选拔。

  在地方上建立府学、县学以及社学,学生们一层一层的往上考,最终进入国子监学习。

  在国子监读上几年书之后,就可以进入吏部栓选做官。也正是因为有学校在手,朱元璋根本不缺当官的人,杀起官员来心狠手辣。

  这一政策,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防止士绅读书人做大,毕竟国子监等学校,在皇帝的掌控之下。

  可惜,这项政策最终也走向了陌路,而国子监也成了摆设,成了荫蒙后辈的安乐窝。

  等到了嘉靖隆庆年间,国子监、府学、社学基本上名存实亡,教育彻底被读书人把控。

  这些由地方上教导出来的学生,最终一层一层的在朝中任职,一层一层的把控朝政。

  明末的东林党便是如此。

  万历三十三年,顾宪成重建宋时的东林书院,在此讲学,培养读书人,从此之后,东林党诞生。

  某种意义上讲,私人讲学的最终归途,就是党争,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。

  张居正这人有个问题,那就是,宽于待己,严于律人。

  他自己喜欢财货,却不允许外人这样,他自己结党改革,却不允许外人这样。

  在他眼里,除了自己之外,其他人讲学就是结党,就是挖朝廷根基。

  张居正也就是这样做的,他对朝廷,也确实足够忠心。

  “臣以为,应该重建地方府学、县学,杜绝私人讲学之风,捣毁天下学校……”

  张居正喋喋不休,说着其中利害关系。

  “朕深以为然。”万历一脸同意的说道。

  这让张居正信心大增,只要皇帝支持,那就好。

  “陛下放心,臣定然会做好此事。”张居正的声音更加洪亮。

  “臣以为,应该让海刚峰前往江陵,督办此事。”张居正接着道。

  海刚峰?

  万历有些愣,让这位过去,就不怕连带着你家也给处理了?

  张居正让海瑞过去,其实有三个目的。

  此事,只能由海瑞操办。

  一是海瑞够正,够清廉,那些读书人再怎么弹劾,都没有什么用。

  二是海瑞够狠,这位当年连救他的徐阶都不在乎,直接往上对,储善辉这些人对海瑞更没有什么关系,自然会下狠手整治。

  三是目前京营重建之时,海瑞监督太过了,和王崇古之间闹出了一些矛盾

第一百章:让海瑞去(第2/3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