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如此贵重的器具,就拿来喝水?
烈安澜收敛心神,捻起垂下的发丝别到耳后,粉润的嘴唇抿住杯沿。
杯子里的水入口温热,带着丝丝的甜味和咸味。
她只觉干渴的喉咙迅速被滋润。
水里的甜味和咸味,都干净纯粹,不掺任何杂味。
大烈朝廷官坊和民间私坊,从甜菜或者甘蔗汁里面熬制饴糖,晾干结块就是粗糖。
粗糖一般是黄褐色,虽然甜,但一般也会掺杂枯草的苦味和焦味。
至于盐,大烈沿海就有几个晒盐场,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,有重兵把守。
每年为大烈贡献巨额的税收!
盐场晒出来的盐,避免不了杂涩的口感,颜色也会发黑。
古代的精炼技术不给力,粗盐里混入的杂质多,吃久了牙齿也会出问题。
当然,这里面的原理大烈人并不知道。
但是苏牧用的东西更好,烈安澜是能看出来的。
糖粒和盐粒都雪白雪白的!
干净!
剔透!
就和这杯子一样。
而且口味纯粹,丁点儿的杂味都没有。
这要是能推传天下,大烈子民们的餐桌上,必然可以多出来更多的花样。
朝廷的税收也能再上一个台阶。
“这糖和盐……为何会如此干净?难道是用了什么独特的工艺?”
烈安澜放下杯子,清冷的声音里多了些激动。
“独特的工艺?”
苏牧捂住额头。
“精制了呗!糖就是加黄泥浆脱了个色,盐是岩盐,煮溶了以后用细沙和活性炭多过滤几道就可以。”
他后脑勺疼。
这是摔傻了变成了一只好奇宝宝吧?这也没见过那也为什么。
你小学老师得气得背过气去!
但黄泥和活性炭的吸附功能,本来就不在这个时代的技术范围内。
虽然食用糖和盐的历史悠久,但精制提纯的技术,是到了唐宋才逐渐成型并完善的。
大烈现在充其量相当于春秋战国,百姓能吃饱肚子就已经了不起了。
哪有那么多精力研究糖和盐的精制?
“我这里还有好多冰糖和盐砖,精制起来一
第二章 我和你的关系没有好到那一步(第2/3页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