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同年交往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
  都在喝茶聊天,要是等他们送来《孝宗实录》,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。

  也是朝廷根本没有关心《孝宗实录》和《武宗实录》,毕竟嘉靖皇帝是怎么会事儿大家都清楚的很,就算拖上几年完不成怕都没人过问。

  回到自己公房的魏广德坐到下值,都没想好该不该写那份奏疏,该怎么写那份奏疏。

  是的,魏广德不想得罪权贵,他还想做官享受生活。

  下值出了翰林院,出门就被翰林院一帮编修、修撰看到喊住,“广德,走,一块吃饭去。”

  好吧,魏广德只好跟着他们又去附近找了家酒楼吃起来。

  这个时候在翰林院入职的官员大多进入官场时间短,很多都是孤身一人在京城,也没有家的牵挂。

  其实魏广德和他们也是一样的,就是孤家寡人,所以下值后凑到一块吃饭聊天也成了日常的生活。

  “德言这次回来,怕是会升官了吧。”

  温应禄开口说道,昨日陈瑾出京前往山东商河参与册封康顺王朱载塨,是庄王朱厚燆之子,也就是青州第一代衡王衡恭王朱祐楎的孙子、宪宗朱见深之重孙。

  此次出使封藩以广宁伯刘允中为正使,翰林院修撰陈谨等为副使,其实也就是要升职的前兆了,毕竟不能平白无故的提拔,总得做出点贡献来。

  “升学士还是挂兼职?”

  魏广德好奇问道。

  “这个谁知道,或许入太常寺,毕竟是状元。”

  有其他人接话道,科举考试名词的重要性在官场上是真的太重要了,就好像三十二年的一甲三人,要升职往往也是从状元开始。

  这次陈瑾跟着去册封康顺王,就是送功劳的事儿,回来升一级很正常。

  “听说了吗?上月十三日,倭寇突破了江阴镇江一线,突入镇江、瓜洲、仪征抢掠,漕粮也被烧了几万石,估计很快京城粮价也要涨了,都担心漕粮安全。”

  这个时候,曹大章开口说道。

  “倭寇闹得越来越厉害了,前几天说是有股倭寇从南直隶淮安府那边上岸,还好被淮安卫发现及时,调集重兵驱逐。”

  “倭寇这是对大运河动手了?”

  连续两个消息,一个是倭寇兵锋已经到了镇江,离南京已经不远了,去年倭寇可是在南京城下大闹过一场。

  而淮安也差不多,大运河的必经之地,倭寇袭扰淮安,漕运自然也会中断。

  “哪儿来的消息?”

  魏广德好奇问道,他还没融入官场,很是好奇曹大章他们的消息来源,平日里看他们都是和自己一样,按时来翰林院点卯入公房,他上哪儿知道的消息。

  “昨晚和通政司的同年喝酒听说的。”

  曹大章说道.......

  魏广德在天要黑前出了崇文门回到九江会馆,进来后看见劳堪、夏可范正坐在大堂喝茶。

  魏广德自然就走过去坐下,“二位这么早就回来了?”

  “是啊,今天你怎么才回来,走,里面玩牌去。”

  劳堪看到魏广德回来就笑着说道。

  “慢来,你们在刑部衙门观政,有没有听说江南要加征剿倭赋税的事儿?”

  魏广德开口问道。

  “倒是听主事说过,据说有争议,不过和我们关系不大,那是朝堂大员们考虑的事儿。”

  劳堪笑道。

  正这会儿,张科从外面回来,浑身带着酒气,应该是和中书、六科的人喝酒去了。

  看到张科,魏广德眼睛一亮,六科是知道朝廷旨意最快的部门,内阁几乎所有的旨意都要通过六科传递出来,也有封驳之权。

  张科虽然不是六科,可是中书科就在六科旁边,知道的消息也最快,魏广德自然把消息来源打到张科头上了。

  “进卿兄,回来的正好,我打听个事儿。”

  魏广德看到张科急忙招手呼唤。

  “嘿,广德,你回来的倒是早。”

  张科笑着走过来坐下,拿起桌上茶壶倒了杯水,一饮而尽。

  等张科放下茶杯,魏广德才开口问道:“听说镇江那边被倭寇洗劫了?漕粮也被烧了?”

  “真的吗?”

  “不会吧,广德,别开这种玩笑。”

  劳堪和夏可范都是一脸不信的说道。

  “你咋

190同年交往(第2/3页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搜索